山陰縣加強到村工作大學生隊伍培養管理,強化“育、管、用”三個環節,幫助年輕干部提升理論素養、練就過硬本領,服務基層群眾。

  精心“育”,能力本領有提升。針對到村工作大學生專業特長和能力短板,由組織部門牽頭,鄉鎮黨委配合,科學制定到村工作大學生“一人一策”培養計劃。重點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等內容,采取“培訓+實踐”“線上+線下”形式,增強“八種本領”,掌握“十種能力”,自身能力素質得到大提升。實行試用期輪崗鍛煉制度,使其盡快熟悉鄉村整體工作職能,適應不同崗位環境,挖掘潛能、積累經驗,有效推動干部成長和服務工作“雙提升”。去年下派124名到村大學生參與到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綜治維穩、征地拆遷等重要崗位,有力提高了到村工作大學生處理問題、化解矛盾、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

  精細“管”,結對幫扶有成效。針對到村工作大學生剛出校門,理論水平偏低、社會經驗缺乏的實際,細化“1+1”結對幫帶制度,優選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鄉鎮領導干部作為培養的直接責任人,將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手把手傳授、面對面指導、心貼心交流,讓他們盡快進入角色、適應崗位,找準定位、扎根基層、安心工作。建立到村工作大學生“成長檔案”,將其基本信息、工作臺賬、考核情況及工作照片、文字信息等內容由專人收集、梳理歸檔,為年輕干部的培養使用提供重要依據。定期與到村工作大學生談心談話,及時掌握思想動態和工作學習情況,引導他們在溝通交流中互學互鑒、比學趕超,真正打造成一支懂農業、會管理、善經營的專業化年輕干部隊伍。

  精準“用”,干事創業有活力。突出政治標準,從嚴“跟蹤考核”制度,樹立注重基層和實踐導向,用好用活到村工作大學生。采取日??己伺c年度考核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機制,全面掌握其在德、能、勤、績、廉方面的表現,把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品行良好的到村工作大學生選出來、用起來。聚焦全縣重點難點工作,充分發揮大學生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文化程度高、接受新事物快等優勢,在政策措施、經費保障、資金使用方面給予傾斜,積極搭建政策咨詢、互動交流、展示風采的平臺,讓到村工作大學生盡展其長、盡展其才,為打造“靈秀古城”、建設“新韻山陰”貢獻智慧和力量。

  

  圖片文:季雨馨

  編輯:邊志連

  總編輯:閆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