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啟新程,肩負使命勇擔當。4月3日,山陰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

  

  縣委二樓報告廳內氣氛莊重熱烈,主席臺帷幕正中的國徽在鮮艷的紅旗映襯下熠熠生輝。會場懸掛的“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山陰篇章”的巨幅標語催人奮進,鼓舞人心。

  

  大會執行主席王世杰、閆祖偉、高瑞龍、張文平、郭兆文、郭瑞、舒曉海、郭東申、龐曉輝、閆志民、李曉明在主席臺前排就坐。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閆祖偉主持大會。

  縣領導楊德文、田心世、常青、趙棟、賈大維、夏寒冰、曹世強、霍秉明、何興斌、王建平、于介瀾、張建國、王登峰、吉謙、李志文、殷占東、張春山、宮子奇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

  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大會執行主席楊江芬、季宗海、王麗霞、華麗、周芳蘭、武彩平、張海元、白翠、王喜、李艷和主席團其他成員。

  本次會議應出席代表188人,實出席171人,符合法定人數。

  上午9時,閆祖偉宣布:山陰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場全體起立,奏唱國歌。

  

  根據會議議程,高瑞龍代表山陰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三個部分:一、2022年工作回顧;二、2023年工作安排;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高瑞龍在報告中指出,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山陰發展史上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面對嚴峻復雜的發展形勢和疫情、汛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面落實省、市、縣委工作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交出一份難中有為、干中有成、穩中有進的發展答卷。

  高瑞龍在報告中從八個方面總結了過去一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綜合實力全面提升;產業轉型提質增效;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城市面貌更新蝶變;營商環境明顯好轉;群眾福祉持續增進;社會大局安全穩定;自身建設全面加強。

  高瑞龍在報告中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各項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同步推進產業轉型和數字轉型,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打造“靈秀古城”、建設“新韻山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山陰貢獻。

  高瑞龍在報告中指出,高質量完成今年目標任務,政府系統全體同志務必要以趕考狀態,牢記初心、主動擔當,改進作風、提高效能,努力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高瑞龍在報告中提出,2023年圍繞全年目標任務,重點抓好九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堅定不移抓實關鍵要件,持續用力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把發揮和運用比較優勢作為抓好經濟工作的關鍵要件之首,找準發力點,全力鍛長板,推動經濟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放大資源優勢,強化轉型升級新引擎。放大乳業品牌、基地、產能、產業鏈和政策優勢,釋放產業品牌新能量。挖掘文旅優勢,拓展轉型發展新路徑,推動與忻州雁門關景區一體化,推動規劃、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推動“吃住行游購娛”要素一體化,推動文旅康養一體化,推動景區景點一體化。發揮區位優勢,構建內外循環新格局。用好政策優勢,開創化工產業新局面。二是堅定不移推進轉型發展,持續用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形成多點產業支撐、多元優勢互補、多極市場承載、內在競爭力充分的產業體系。推動能源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推動新興產業成鏈集群發展,打造開發區建設升級版。三是堅定不移推進消費升級,持續用力挖掘市場優勢和釋放內需潛力。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經濟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挖潛、擴規、育新”并舉,深入開展服務業提質增效“十大行動”,全面激發消費潛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化,推動新興服務業多樣化,多措并舉提振消費。四是堅定不移優化營商環境,持續用力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要把握“三無”“三可”要求,推進營商環境3.0版改革落實,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做好市場主體的“加法”,推動市場主體擴數量、提質量、增效益、優結構。做好審批流程的“減法”,聚焦企業需求,在精簡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上下功夫,持續開展“五減”行動,深入推進“證照分離”。做好政務服務的“乘法”,提升線下窗口和線上專區服務效率,高效運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優化升級12345政務服務平臺。做好企業難題的“除法”,搭建政銀企交流平臺,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土地、融資、人才等難題。健全企業家投訴、舉報、保護機制,全力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五是堅定不移推進城鄉融合,持續用力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加快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構建優勢互補的城鄉一體化發展體系。加快推動縣城提檔升級,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聚焦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一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把糧食穩產增產作為頭等大事,把產業振興作為重中之重,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應有之義,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為重要法寶,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底線任務。六是堅定不移推進科教興縣,持續用力強化創新驅動和人才支撐。堅持教育優先、創新驅動、人才引領“三位一體”統籌推進,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更高標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普惠發展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提質發展高中教育,融合發展職業教育,培優塑強教育隊伍。更實舉措打造科技創新體系,聚焦高科技、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加快打造創新生態,全面提升產業轉型能級,培育創新主體,搭建創新平臺。更大力度加強改進人才工作,用好人才存量,拓展人才增量,做好待遇保障。堅持“育、引、留”并重,加快提升人才數量與質量,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七是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持續用力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堅持用改革的辦法、開放的舉措破難題、增動力、化風險,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增勢。統籌推進綜合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支持城發集團健全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邁過“生存線”、達到“發展線”。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規范預算編制,強化預算剛性執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著力破除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精心組織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對全縣經濟發展進行“大起底”,摸清家底、把脈經濟、精準施策,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主動對接太忻一體化和太原、大同雙城發展大局,依托“中國富硒小米之鄉”“廣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桑干河國家濕地公園”等品牌,開展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委托招商、產業鏈招商,以資源稟賦換項目、以市場空間招項目、以龍頭企業引項目,提高招商精準度和項目落地率。八是堅定不移推進民生保障,持續用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補齊民生短板、提高民生質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就業增收,強化社會保障,打造健康山陰。今年,在辦好省定12件、市定5件民生實事的基礎上,同步抓好我縣5件民生實事。九是堅定不移推進風險防控,持續用力守牢高質量發展安全底線。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統籌兼顧,系統施策,增強高質量發展安全保障。守牢安全生產底線,加強生態環保修復,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高瑞龍在報告中指出,面向新征程新使命,要全力打造忠誠型政府,全力打造法治型政府,全力打造效能型政府,全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全力打造廉潔型政府。

  高瑞龍最后說,長風浩蕩啟新程,奮楫揚帆正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打造“靈秀古城”,建設“新韻山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陰篇章而團結奮斗!

  大會審查了關于山陰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草案)和山陰縣財政預算報告(草案)。

  

  圖片文/圖:辛國偉、趙秉功、張雙

  編輯:賀文葉

  總編輯:閆文靖